无障碍阅读 适老模式 网站支持IPv6
导航栏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部门乡镇 > 部门 > 清新区农业农村局 > 其他 > 部门动态

清远市清新区乡村振兴工作动态(2025年第6期)

时间: 2025-09-19 16:08   来源:本网   发布机构:   点击:-

政策+服务+科技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

       清新区始终将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落实省委“百千万工程”的重要抓手,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、助力产业升级为主线,探索完善“政策护航、服务破局、科技兴业”等“三向”发展路径,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“最后一公里”,助推农村经济提质增效,并取得突破性成效。自2024年9月新一轮农村科技特派员征集工作完成以来,全区8个镇实现“一镇一团队、一链一方案”的帮扶机制,各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认真履职尽责、主动参加培训、细致开展服务,累计开展科技服务223天以上,培训477人次以上,服务超29个企业、442户农户,引进新品种11个、推广新技术超34个,为清远鸡等产业实现年增效超千万元,以科技服务“百千万工程”高质量发展,为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注入新动能。

       一、向政策要“续航力”,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。各团队加强政策学习,针对性开展指导,以精准有力的政策支持,滋养创新主体成长,为科技赋能乡村发展营造优质环境。一是设立区级科技专项,优先支持特派员凝练的科技项目,强化对科技特派员项目的指导,强化有关资源的导入,助力特派员项目加快形成成果,引导更多的团队扎根一线。二是强化联农带农工作效应,压实龙头企业的带动责任和部门服务力度,通过龙头企业、合作社辐射带动技术普及,形成“一人带一村、一技兴一业”效应。三是加强项目申报指导,招引发展资源。8支团队成功申报省“百千万工程”专项,获市级资金支持64万元,推动龙颈镇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等3个重点项目落地。组织山塘镇、石潭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申报科技成果入县达镇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项目。协助龙颈镇团队建设综合性创新服务平台,加快典型镇建设。四是积极争取政策资金,强化发展保障。浸潭镇团队联合国家级专家举办畜禽高效养殖培训班,推广生态防控技术,惠及农户120余户,技术转化率达80%以上。

       二、向服务要“黏合力”,凝聚农村发展合力。着力构建“问题导向、需求引领”服务体系,优化科技服务。一是规范管理服务工作。联合市科技局开展专项督导,组织专题工作会议明确职责,建立“协议书+台账+考核”闭环机制,确保年度任务100%落地。二是精准开展需求摸排。通过走访驻镇工作队和企业、农户调研等方式,围绕丝苗米、麻竹笋、清远鸡等五大百亿农业产业,延伸至农文旅融合、数智化管理等新领域,形成覆盖一二三产业的“需求清单”。三是尽职尽责化解难题。针对基层技术需求对接不畅问题,创新搭建“镇村点单-团队接单-部门督单”工作机制,进一步整合部门资源,加大对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协调能力,提升服务精准度。如2024年浸潭镇团队针对受灾的养殖场、农田和设施,带领专家团开展现场评估,制定了包括消毒防疫、动物应激免疫等“八条复产措施”,积极开展灾后种养农业技术指导,帮助受灾农户快速恢复生产,成功挽回经济损失超500万元,增强农户对团队工作的信任,增强发展凝聚力。

       三、向科技要“攻坚力”,激活传统农业新动能。各团队针对属地镇产业基础、生态特点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,培优壮大“种子库”,筑牢乡村振兴“芯”根基。一是攻克种源选育技术,实现产业升级。华南农大谢青梅院长领衔的清远鸡研究院,攻克禽白血病抗病选育技术,建立分子诊断分型体系,筛选优质种源4000只,实现种源技术跃升。推动爱健康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共建清远市清远鸡研究院,助力清远鸡实现全产业链升级增效。山塘镇团队联合“鳜宝渔业”攻坚鳜鱼产业技术,推广“广清1号”良种,建立病害检测样本库100余份,制定抗病选育方案,带动养殖户亩均收益提升15%。二是突出市场导向,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。推行“科技+企业+农户”利益联结模式,引进培育优质品种,推广应用研究成果,支持山塘镇团队与长湖水产共建“清新1号”鳜鱼新品系,石潭镇引进“南亚116号”澳洲坚果5000株,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(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供稿)

多元化产业齐头并进 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

       近年来,太和镇井塘村聚焦产业融合发展,通过引进特色企业、升级传统农业、激活二三产业,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。

       一、澳龙养殖特色产业落户,激活乡村产业新动能。今年4月,井塘村引进广东清远聚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,依托当地优质水源和生态优势,打造集澳洲淡水龙虾养殖、种苗繁育、技术研发及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项目。公司规划养殖面积约一千亩,其中标准化育苗基地120亩,采用生态循环养殖模式,年育苗量超3000万尾,成虾年产量达300吨,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市场。该项目通过“企业+基地+技术服务”模式,为周边农户提供种苗供应和一站式养殖指导,预计带动就业超百人,助力构建“从种苗到餐桌”的绿色产业链,成为华南地区澳洲龙虾养殖标杆企业的同时,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兴农新活力。

       二、农业产业提质增效,丝苗米种植成标杆。井塘村以粮食产业为根基,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推动丝苗米种植规模化、机械化发展。区供销合作社通过整合整治租赁耕地1540亩建设丝苗米种植基地,由企业包种苗、技术、回收,带动农户扩大优质稻种植规模,当年丝苗米湿谷平均亩产达1292斤。同时,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、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,提升耕地复种指数,进一步夯实“米袋子”产业基础,成为清新区“2420”具体举措落地的典型示范。

       三、二三产业协同发展,拓宽乡村经济增长点。井塘村第二产业以木材加工业为支柱,辖区内8家规模木厂形成集木材加工、成品板材、工艺品生产于一体的产业集群,部分企业木材工艺品远销海外,年收入超千万元,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撑。第三产业以休闲餐饮为主导,5家农家乐依托乡村风貌和地方美食,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,营业额达250万元,形成“农业观光+美食体验”的乡村旅游雏形。三大产业联动发展,井塘村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204.57万元,较上年增收47万元,展现出“典型村”培育过程中产业兴旺的强劲动力。(太和镇人民政府供稿)


您已选择离开清新区政府门户网站,接下来跳转至的页面与本站无关。 4秒钟之后将自动跳转到新页面,请您稍候…… ×

网站导航

底部

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主办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

清远市清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版权所有: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

网站运维电话:(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) 电子邮件:

粤公网安备 44180302000001号         网站标识码:4418030003

[粤ICP备05057909号]